18 2022-02

    多功能厅堂声学设计指导原则


     多功能厅堂声学设计指导原则

    多功能厅主要以会议、上课、舞美演出使用为主,按声学要求属于以语言使用为主的大厅。首先保证厅内的语言清晰度、丰满度,即在厅内各个位置上具有足够的声场力度和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及丰满度,为此设计混响时间宜偏短,有利于语言类的使用,也为音乐节目留出足够的可调范围,使用扩声系统时则可根据需要增加混响,提高声音的丰满度。

    多功能厅堂声学设计指导原则

    在现有建筑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优化多功能厅的体形,主要是侧墙及顶棚的形状,使其能有效地反射来自主席台和台口前方的天花反射板的早期直达声,从而使早期声能均匀地分布在观众席上,增加声场的均匀度,同时结合室内装饰材料的合理布置消除多功能厅内的建筑声学缺陷,有效控制侧向早期反射声的能量分布,创造一个高品质视觉和听觉享受的空间。

    多功能厅堂声学设计指导原则

    建筑声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1.多功能厅内保证有足够的响度和语言清晰度。

    2.多功能厅内对语言类演出有较好的音质丰满度。

    3.多功能厅内声场分布尽可能均匀并无对听音形成干扰的音质缺陷。

    4.控制多功能厅背景噪声达到允许标准。

    按照上述要求,建筑声学设计主要包括:多功能厅容积确定及体型设计、多功能厅混响设计、多功能厅背景噪声控制等内容。

    多功能厅主要建声设计技术指标

    · 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用以描述多功能厅内混响感的客观指标,是区别不同用途厅堂的重要的声学指标;

    · 厅内声场不均匀度,用以描述厅内各位置声场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以不同位置的声压级差值来表示;

    · 声场力度,用以描述观众厅相对声场强度、响度;

    · 明晰度,用以描述音乐的明晰程度;

    · 清晰度,用以描述语言的清晰程度;

    · 侧向声能,用以评价声场内空间感、环绕感;

    · 厅内最大允许背景噪声值,描述室内声环境安静程度的指标,以dBA或噪声评价曲线NR来表示;

    室内音质评价指标是依据ISO 3382 [(1997(E)]标准制定,因此可作为室内音质评价的国际化标准。为了取得较好的音质效果,这些参数的最佳数值范围的得出是基于大量的测试研究工作和实际经验。在这整个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多功能厅装修方案进行分析,可以预先测算出上述客观音质参量,以达到对多功能厅室内音质效果的预评价。

    1、混响时间

    根据多功能厅的主要使用功能设计混响时间,同时兼顾各频带的平衡度。混响时间指标考虑取六个频带(1倍频程),各频带的中心频率为:125Hz, 250Hz, 500Hz,1000 Hz, 2000Hz,4000Hz。满场中频(500Hz)混响时间为:0.8+0.1秒。观众厅要求混响时间特性为中高频基本平直,低频有一定提升,满场混响时间相对于500Hz的频率特性为:

    多功能厅堂声学设计指导原则

    2、多功能厅内的声场分布指标

    在自然声源的条件下,厅内声场不均匀度应≤+4dB,最大与最小声级差值≤8dB。

    3、多功能厅内噪声指标

    多功能厅观众席和主席台空场条件时在通风、空调设备等正常运转条件下厅内噪声应满足:

    NR-30噪声评价曲线或 LA≤35dBA

    4、多功能厅内语言清晰度

    多功能厅内大部分区域大于满足30%—70%,多功能厅内音质明亮、亲切。

    5、多功能厅内音乐明晰度

    多功能厅内大部分区域大于4dB,有利于对音乐层次的表达。

    6、 多功能厅内侧向声能

    多功能厅内指标全部在10%-40%之间,多功能厅内具有环绕感。

    拨打电话 发送短信